文教頻道
“雙減”政策實施一周年,國中調對中山221名中小學生開展調研,結果顯示——
學生體育鍛煉積極性明顯提升
發布時間:2022-07-26 來源:中山日報

近日,在“雙減”政策實施一周年之際,國家統計局中山調查隊對中山221名中小學生開展調研。調研結果顯示,中山體教融合發展狀況良好,深度融合發展尚存薄弱環節。建議進一步加大經費投入,完善社區學校體育設施配備,并進一步完善教育體育評價體系。

■體教融合有助于健康成長

2021年7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減輕學生負擔。教體融合的目的是推動教育回歸本質,讓學生更好地進行體育鍛煉,把基礎教育引向培養德才兼備、創新人才的正確軌道。

超八成受訪學生認可體教融合對學生健康成長的促進作用,52.5%的受訪學生認為作用非常大,33.9%認為作用比較大;受訪學生對于開設體育課的目的認識很明晰,74.2%的受訪學生認為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教學目標是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掌握科學的鍛煉方法,64.3%認為是通過體育與健康課程激發學生運動興趣,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奠定終身體育意識;受訪學生認為加強體育鍛煉益處多多,既可以培養良好的團隊精神,為文化學習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也可以提高智力水平、促進大腦發育改善大腦功能,還可以增強體質、錘煉意志,更好地促進文化課的學習和人格的健全。

■學生體育活動時間增加

“雙減”政策實施后,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學生們過重的作業和校外培訓負擔。學生們能夠增加時間參加一些校內、校外體育實踐活動,體育鍛煉的積極性明顯提升。

受訪學生每天在學校的體育活動時間有所增加,時間增加15分鐘以上占37.1%,時間增加15分鐘以內占22.2%,基本不變占37.6%。其中,83.9%受訪初中生對所在學校的體育課程安排表示滿意,而73.8%高中生對此表示滿意。體育課程在中考地位的提升也讓學校、老師、家長對該課程的態度有所轉變,從而確保了學生的鍛煉時間,促進學生的體質逐步提高。

44.3%的受訪學生表示“雙減”政策實施后,校內開展了更加豐富多彩的課余訓練和競賽活動。25.8%反映學校進一步優化體育運動場地設施;23.1%認為學校進一步科學規劃了文化課與體育課程;22.6%認為學校增加了體育課程方面的經費投入。

■教育評價機制尚需完善

34.8%的受訪學生認為目前體育鍛煉的社會氛圍不夠濃。33.0%的受訪學生認為目前各界對教體融合的重視程度還需加強,分別有26.2%和25.8%的受訪學生認為資金投入不足和場地器材設施匱乏制約體教融合發展;24.9%的受訪學生認為校外體育資源利用度不足。

22.6%的受訪學生認為體育人才培養制度的不完善制約體教融合發展;15.4%的學生認為當前教育評價體制限制削弱了體教融合推動力。在應試教育唯分數論傳統觀念的影響下,難以避免教育功利化,需要改革學校和教師的考核與評價機制,引導體育教學回到“增強學生體質”的正軌。

國中調建議,中山應加大經費投入,完善社區學校體育設施配備。結合地方、學校實際情況,加大經費投入和人力支持,上足、上好體育課,使中小學生掌握一兩門體育技能。同時,改革學生評價體系,促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建立日常參與、體質監測和專項運動技能測試相結合的考查機制,將達到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要求作為教育教學考核的重要內容,引導學生養成良好鍛煉習慣和健康生活方式,錘煉堅強意志,培養合作精神。通過多元評價體系,拓寬學生的成才選擇。拓展和豐富體育鍛煉內容,形成激勵體育鍛煉的機制。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為“中山日報”、“中山商報”、“中山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中山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中山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未注明“來源”為“中山日報”、“中山商報”、“中山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來源:中山網”,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文章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 如本網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中山網聯系。
聯系人:陳小姐(電話:0760-88238276)。
国产欧美亚洲精品第一页|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丁香婷婷深情六月久久蜜芽|日韩 女同 精品 在线 蕾丝|亚洲制服中文字幕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