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頻道
中山產教融合如何發力?
職教大咖云集中山職業教育活動周,共商職業教育發展新思路、新模式
發布時間:2024-05-28 來源:中山日報


   火炬科學技術學校學子在展示專業技能。記者 文波 攝

在近日舉行的2024年中山市職業教育活動周期間,中山多所職業院校開展了特色鮮明的活動,展示職業教育風采。此外,中山市職業教育工作會議以及深中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論壇在中山中專舉行,來自深圳、中山多所職業院校代表,共同探討新時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新思路、新模式,為職業教育的發展出謀劃策。

■深中同賽

推動兩市職教互補雙贏

深圳與中山在職業教育領域有著各自的優勢和特色,今年3月初,深中兩地職業教育曾攜手舉辦2024年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深中同賽,共設中式烹飪、服裝設計與工藝、電子商務運營、智能財稅基本技能四個賽項,通過實戰演練,檢驗和提升學生們的專業技能水平,同時推動兩地職業教育協同發展,實現強強聯合、互補雙贏?!氨敬握搲瘜⒅傻叵嗷ソ梃b,取長補短,攜手共進?!敝猩绞薪逃腕w育局副局長黎國喜表示,這種跨城市的合作與交流打破地域限制,不僅為深中兩地職業教育界提供了寶貴的交流平臺,更進一步推動了雙方在教育資源、人才培養等方面的深度融合與互動發展。

■中山特色

全方位開展產教融合校企合作

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職業教育的基本辦學模式,也是推進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生命線。沙溪理工學校黨委副書記、校長盧永輝介紹,學校立足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精準對接中山市傳統支柱產業紡織服裝業,交通運輸汽車產業,新興產業-數字經濟“新零售”新業態,將重點建設服裝設計與工藝、新能源汽車維修(或電子商務)等兩個專業群,輻射帶動學校其他專業整體提升。

中山中專則創新“雙核驅動,雙元并重”校企合作模式,與多家知名企業簽訂了校企合作協議,成立了中山首個市域產教聯合體,共同建設實訓基地、開展實習實訓等。

中山作為廣東首批產教融合試點城市,堅持以職業教育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為大方向,實現教育與產業的深度融合與共贏,不僅在全省第一個出臺了職業教育校企合作促進辦法,更在近期推出校企合作實施意見,為職業院校和企業進行深度合作提供政策支持,多措并舉推進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如中山火炬職業技術學院與近400家企業共建占地240畝的生產實訓校區;中山職院構建并實踐了“政校企行”多元參與的體制機制,搭建了“一園五鎮(街)多點支撐”的“總部+基地”科產教融匯平臺,學校還與專業鎮合作成立產業學院;沙溪理工學校與張肇達大師服裝設計工作室合作共建20多個產學研工作室和生產實訓車間。

同時,各職業院校紛紛結合學校發展特色與區域產業優勢,踴躍申報“兩體”建設項目,現已成立3個市域產教聯合體、5個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及9個開放型區域產教融合實踐中心,中山還劃撥財政專項資金1280萬元助推建設,推進產教融合向縱深發展,實現與產業需求精準對接。

■中山新路

增強關鍵辦學能力,助推職教發展

當前,國家對職業教育發展高度重視,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中山將如何進一步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提升職業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

中山市教育和體育局局長彭曉新指出,關鍵在于以提質培優為抓手,補齊短板、激發活力、提升質量。要由“怎么看”轉向“怎么干”,從“大有可為”走向“大有作為”,向改革“最后一公里”要效益;要實施現代職業教育質量提升計劃,推進職業院校改建擴建工程;要落實職業教育“育訓一體”發展定位,發揮職業學校培養高技能人才的基礎性作用,面向新業態、新職業、新崗位,加大急需緊缺高技能人才培養力度,健全職業技能培訓體系。

在深化產教融合,高質量推進校企合作方面,中山將優化升級傳統專業群,建設“對接式”新興專業,探索新建一批專業、專業群來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培養的新要求,例如增材制造專業、大數據相關專業,引導職業院校取消一批與中山產業不相適應的專業。在注重教育質量、高水平推進內涵建設方面,將提升職業院校教育教學質量,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

據中山職教集團相關人士介紹,中山還將深化“職普融通”工作試點,在中職學校試行綜合高考班,促進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的資源共享和理念相互借鑒;2024年計劃在中山中專、沙溪理工學校、建斌職業技術學校新增護理、智能網聯汽車技術、增材制造技術、直播電商等5個專業。

中山市還將從兩個方面加大經費投入。一是根據《職業學校辦學條件達標工程實施方案》,重新調整《中山市公辦中小學建設計劃(2022-2025年)》,加快推進職業院校的校舍、食堂和實習實訓場室等基礎設施建設升級,提升學校承載力,力爭在2025年全市中職學校五項重點監測指標按方案要求全部達標;二是健全經費長效保障機制,完善生均教育成本的動態調整制度(目前標準是每生每年公用經費6000元),形成職業教育與普通高中教育協調發展、齊頭并進的良好局面。

記者 楊健

◆編輯:龍慧◆二審:陳吉春◆三審:周亞平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為“中山日報”、“中山商報”、“中山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中山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中山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未注明“來源”為“中山日報”、“中山商報”、“中山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來源:中山網”,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文章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 如本網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中山網聯系。
聯系人:陳小姐(電話:0760-88238276)。
国产欧美亚洲精品第一页|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丁香婷婷深情六月久久蜜芽|日韩 女同 精品 在线 蕾丝|亚洲制服中文字幕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