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幅鄉村振興新畫卷,在中山職業技術學院師生助力下繪就。記者近日從該校了解到,今年中山職院兩千多名師生通過建立2個“百千萬工程”突擊隊工作站,搭建3個社會實踐合作基地,成立87支“百千萬工程”突擊隊,成功結對并立項49個服務活動項目,在萬名黨員干部“入鎮下村”提質行動中對接7個村(社區),積極投身到科技創新、鄉村振興、綠色發展、社會服務等領域,為地方高質量發展注入新活力。
東鳳鎮和泰村集體經濟收入主要以物業出租為主。近年來,和泰村積極發展文旅產業,整合閑置土地及臨江優質景觀資源,打造露營基地文旅項目。然而,缺乏科技創新、文化創意問題大大制約了項目的發展。中山職院充分發揮人才、專業集聚優勢,成立領榜跟榜工作組8個,設立博士、教授黨員突擊隊、示范崗21個,發動旅游、藝術專業博士教授組團攻關,優化露營基地重點項目方案,將文化創意與人文民俗巧妙融合,實現了流量變現,為村集體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五桂山的火龍果園,一臺智能機器人正以其精準而靈活的機械臂,輕輕地采摘每一顆成熟的火龍果。帶來這項“黑科技”的,正是中山職院智必達“百千萬工程”突擊隊。這個團隊由人工智能應用教師工作室的十余名師生組成,服務于農業智能化領域。
信息工程學院師生利用人工智能、“互聯網+”等新技術手段,推動農業生產提質增效。下一步,將把智能化采摘技術與農業科普知識結合起來,吸引更多游客和學生參與農業生產實踐,推動農業生態公園形成農業智能科普示范基地。
鄉村振興的關鍵在于人才,為此,中山職院出動博士“智囊團”為鄉村文旅“把脈”,與神灣鎮宥南村牽手共建“文旅博士工作室”。該工作室擁有2名博士、3名碩士人才,包括中山“百千萬工程”智庫專家、中山市緊缺適用高層次人才、中山市旅游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委員、中山市旅游飯店星級評定委員會委員等。
針對宥南村目前正在創建丫髻山宥南國家AAA級旅游景區的特點,團隊為鄉村文旅從業人員開展培訓,探索出黨建引領下的鄉村振興、文旅融合、社區教育新模式,豐富文旅產品,推動神灣鎮文旅產業發展。
記者 楊健 通訊員 方冬敏
◆編輯:龍慧◆二審:陳吉春◆三審:周亞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