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廣東省第十四屆中學生運動會(以下簡稱“省中運會”)在中山市盛大開幕。作為東道主,中山不僅以升級改造的7個省級標準場館承接了全省5492名運動員的競技角逐,更以“天天動起來”“體育人才貫通培養”等校園體育品牌為依托,向全省展示了體教融合的“中山樣本”。通過深化體育教育改革、創新“五育融合”路徑,中山正以體育為紐帶,推動青少年全面發展,為教育強國建設注入新動能。

中山市自2025年春季學期起,全面實施“每天校園體育2小時”和“每天1節體育課”政策,通過優化課程編排、延長課間活動、創新大課間形式等舉措,將體育鍛煉融入學生日常。例如,中山一中初中部每天開展歡樂跑、足球、籃球等多樣化大課間活動,學生體質優良率顯著提升;濠頭中學則通過“多彩課間”和30余個體育社團,確保學生每日運動時間超2小時,跳繩隊更連續兩年斬獲廣東省中小學跳繩錦標賽高中組團體冠軍。
政策還強調“嚴禁占用課間文化課”,要求課間活動時間不少于10分鐘,并鼓勵開發“室內創意操”破解空間限制。中山率先建立的“云運動”線上平臺,吸引全市師生年均“云打卡”超200萬人次,形成“碎片化運動+系統性課程”的互補模式。

作為全省唯一實現教育與體育部門合并的地級市,中山通過“三個聚焦”深化體教協同。橫向融合創建301個體育傳統特色校,推動普校與體校資源共享。例如,市體校運動員通過文化課程強化后,近年超50人考入中山大學等名校;濠頭中學引入退役運動員擔任教練,手球隊隊員100%掌握專項技能,并獲國家二級運動員資質。

縱向貫通構建小初高三級競賽體系,每年舉辦40余項賽事,覆蓋3萬人次。省中運會期間,中山代表團450人參與全部12個大項,不斷刷新中山競技體育歷史最好成績,獎牌總數和團體總分均位居全省前列。
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中山市對體育教育的深度投入和體教融合的創新實踐。在這里,體育不僅是競技,更是培養學生堅韌不拔、團結協作精神的重要途徑。因此,中山在推進體教融合的過程中,不僅注重提升學生的體育技能,更注重培養學生的體育精神和品德修養。通過舉辦各類體育賽事和活動,中山市為學生提供了展示自我、挑戰自我的舞臺,同時也讓學生在比賽中學會了尊重對手、團結協作的重要性。
此外,中山市還積極推廣校園體育文化,通過舉辦體育講座、體育展覽等形式,讓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體育的歷史、文化和精神內涵。這些舉措不僅豐富了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也進一步激發了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熱情和積極性?!绑w教融合”不僅提升了學生的體育素養和競技水平,也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從“健康校園”到“教育強市”
自2020年以來,中山市教育和體育局圍繞“五育并舉”,通過深化體教融合,鼓勵學校差異化發展體育運動項目,支持學生個性化體育發展,經三年探索,形成全國首創、體系成熟的“天天動起來”學生鍛煉模式,覆蓋全市約70萬名中小幼學生,得到國家體育總局體科所肯定。

通過“天天動起來”學生體育鍛煉模式,學生體質健康優良率從2019年的29%提升到2022年60%,提前完成廣東省2025年的體質達標優良率目標。近視率自2019年的以來的高峰下降了約5.6%,遠超國家每年遞減0.5%的工作目標。
“天天動起來”的學生鍛煉模式其影響力也逐漸走出校園,影響更多的家庭、社區。在中山港社區開展第一屆“港BA”籃球賽賽場上,籃球小將們運球如風、傳球精準、投籃果斷,每一個動作都充滿活力;在東區街道新鰲嶺社區暑期繽紛體育周,孩子們踴躍參與趣味跳繩、瘋狂躲避盤、活力籃球等課程,在運動中提升體育素養……2024年暑假期間,“天天動起來”——“學校放假 社區開學”關愛少年兒童公益活動舉行,一經推出便受到廣大家庭的熱烈歡迎。由社區、社會接力為孩子“天天動起來”行動,讓孩子們在假期也能持續享受運動的樂趣。
活動不僅豐富了孩子們的假期生活,還有效促進了他們體質的提升和體育精神的培養。社區成為了孩子們運動的新舞臺,各類體育活動如火如荼地開展,形成了濃厚的體育氛圍。同時,社區還積極邀請專業教練進行指導,確保孩子們在運動中既能鍛煉身體,又能學到專業的體育技能。在中山市,體育已成為連接學校、家庭和社會的橋梁,共同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貢獻力量。隨著省中運會在中山的舉辦,更將進一步推動構建“家校社”協同育人生態。
未來,中山將繼續深化體育中考改革,加大過程性評價比重,并探索“人工智能+體育”智慧課堂,讓每個學生“人人有項目、校校有特色、月月有賽事”,為全國體教融合提供更鮮活的實踐經驗。
記者 閆瑩瑩 通訊員 黃曉晴
◆編輯:吳玉珍◆二審:張耀文◆三審:周亞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