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上午,中山、佛山兩地醫院與北京積水潭醫院遠程連線,由北京積水潭醫院院長蔣協遠遠程控制手術機器人,為中山和佛山兩地的患者做手術。據了解,這也是廣東省首例通過“5G+骨科手術機器人”遠程控制,同時為兩個城市的患者進行手術。
記者了解到,中山這邊的患者姓王,是一名57歲的男性,在三鄉鎮務工,入院前2天不慎摔傷致左髖部劇痛,活動能力受限。當地醫院行X線檢查顯示,患者左股骨頸發生骨折。2月11日,為了更好地治療,患者來到中山市骨科醫院。經進一步檢查,醫院決定為他做“機器人指導下股骨頸骨折閉合復位空心釘內固定術”。
9時10分,遠程手術正式開始。在中山市骨科醫院手術室里,醫護人員有條不紊地忙碌著,麻醉病人、擺體位、消毒、調試機器人、透視定位,通過C臂透視把患者骨折圖像傳到北京。
北京專家正在進行遠程控制手術。通訊員供圖
蔣協遠在電腦上遠程規劃好手術方案后,一臺灰色的、高度約一米二的“天璣”骨科手術機器人登場。該機器人由北京積水潭醫院田偉院士團隊研發,目前已開展了多例機器人輔助精準骨科手術。該機器人通過一只可多維度靈活轉動的機械手臂,用一雙就能實時捕捉手術器械和患者位姿信息的“眼睛”,便于醫生確定植入物通道正確性,定位誤差不到1毫米。在骨科機器人輔助下,手術有效提高了釘道規劃、靶點定位、精密操作的質量,幫助醫生完成真正意義上的骨科精準微創手術。
遠程視頻中,蔣協遠對中山市骨科醫院主刀醫生李紹良說:“進口端在前方,所以必須將其挑起來,再把導針打過去?!毙g中,李紹良通過5G網絡畫面傳輸,根據患者骨折部位,精準地把3個空心釘打入并縫合,一臺“特別”的手術一氣呵成,僅用時1小時20分鐘便圓滿完成。
“機器人能夠在患者身上精準定位,就算是一個普通的住院醫師都可以根據機器人找好的路徑直接操作。遠程機器人手術的好處,即通過北京專家的遠程操作指導,國家級優質的醫療資源就可以輻射到全國各地醫院,在各個地區實現手術同質化?!敝猩绞泄强漆t院執行院長劉波表示,通過這種方式,北京專家一次就可以操作設計兩地的手術,在醫生與機器人共同協作下,只需要通過微小的切口即可完成手術。機器人輔助手術具有高準確度、強穩定性和切口微小的特點,大大減少了患者出血量和疼痛感,加快了術后的康復,減少了住院時間和并發癥的發生,使患者極大地受益。
記者 周映夏 通訊員 趙文潔 林奕君
◆編輯:龍慧◆二審:鄭沛鋒◆三審:周亞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