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頻道
高溫天氣小心這些“熱病”偷襲
相關醫生提醒:過分攝入冰冷食物會加重胃腸的虛寒,引起胃腸道疾病
發布時間:2023-06-14 來源:中山日報

近段時間天氣炎熱,隨著高溫伴隨各種疾病的高發,如心腦血管疾病、胃腸道疾病、空調病、各種急性呼吸道疾病、中暑等,如何提防這些“熱病”偷襲?昨日,記者采訪了市中醫院相關醫生。

■每年都會接診幾例熱射病

市中醫院急診科主任醫師吳志光表示,每年醫院都會接診幾例熱射病。據介紹,熱射病可能出現急性腎衰、肝衰、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率高達50%以上,是臨床上最嚴重的中暑。

吳志光提醒,高溫天氣戶外活動或工作,如感覺頭暈、心慌、胸悶等應警惕中暑或熱射病發,即止?;顒雍凸ぷ?,轉移到陰涼的低溫環境,用冷水擦身,可進有空調的房間,服淡鹽水,當休息及補水后仍未見好轉的,應及時到醫院就診,情況嚴重的應立即打120求救以免耽誤病情。特別是老年人體質虛弱,體溫調節功能減退,對高溫天氣的適應性差,加上皮膚及汗腺退化,不能及時排汗散熱,加上合并一種或多種慢性疾病,中暑及熱射病癥狀并不典型,所以當老年人出現頭暈乏力、發熱、神志淡漠時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市中醫院中醫預防保健科醫生何靖霜表示,高溫會導致機體血管擴張,血流加快,基礎代謝率升高,隨著活動量的增加,心率、血壓均會有明顯的升高,腦部血管也同樣出現擴張,伴隨著熱量消耗增加,大量汗液的排出,機體的血液黏稠度增高,對于有基礎疾病的病人來說,心率增快,心臟負荷增大容易誘發心律失常;血壓的大幅波動,血流量加快,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誘發心腦血管的破裂或者栓塞發生。

何靖霜提醒,患有心臟病、高血壓等基礎病者在高溫天氣要少去人多、空氣流通不好的場所,按醫囑服藥。不論是否感覺口渴,都要及時飲水,當出汗特別多時,要喝淡鹽水,空調溫度不宜設置太低,室內外溫差最好不要超過8℃。

■小心胃腸道疾病

何靖霜表示,酷熱難耐,機體體液大量以汗液形式排出,排汗為機體帶來散熱功能,但伴隨熱量、體液的流失,可導致胃腸蠕動減慢,胃液分泌量減少,出現食欲減退、大便干結便秘等,很多人喜歡吃雪糕、冰西瓜、涼拌菜等冰涼的食物,但雪糕、冰飲料等冷刺激物攝入明顯增加,反而加重胃腸負擔,導致厭食、嘔吐,腹瀉等癥狀。俗語說:冬吃蘿卜,夏吃姜,由于夏季體內陽氣外散,胃腸蠕動減弱,吃姜可緩解腸胃虛寒,過分攝入冰冷食物,加重胃腸的虛寒,百害而無一益。

何靖霜提醒,夏季要注意飲食衛生,生吃瓜果要洗凈,不大量進食冰凍飲品及食品,剩飯剩菜應冷藏保存,食用前要加熱、熱透。購買熟食要到正規商店,勿到無證小攤購買。

■夏季要注意“空調病”

夏季空調給機體帶來清涼舒適感,但現在人們處于空調下的時間遠遠大于室溫時間。長期的低溫環境導致皮膚汗腺及皮脂腺收縮,血液流通不暢??照{也會帶來空氣濕度降低,從而導致皮膚、黏膜干燥,機體免疫力下降。密閉空間,空氣循環不足也容易帶來病菌的滋生。如果人突然從室外高溫,進入到低溫空調環境,可以誘發皮膚血管的劇烈收縮、關節的受冷,發生肌肉、關節疼痛,部分女性甚至會出現月經不調、痛經等癥狀。

何靖霜表示,在空調房室溫最好控制在24-26度之間,為門窗留適當的縫隙,多飲水。室外溫度不高的時候,應該停止使用空調,打開門窗對流通風,使室內換入新鮮空氣。

記者 周映夏 通訊員 黃琳

◆編輯:龍慧◆二審:鄭沛鋒◆三審:周亞平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為“中山日報”、“中山商報”、“中山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中山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中山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未注明“來源”為“中山日報”、“中山商報”、“中山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來源:中山網”,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文章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 如本網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中山網聯系。
聯系人:陳小姐(電話:0760-88238276)。
国产欧美亚洲精品第一页|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丁香婷婷深情六月久久蜜芽|日韩 女同 精品 在线 蕾丝|亚洲制服中文字幕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