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開始,我們已經預測到今年可能會存在呼吸道疾病疊加流行風險,這是符合呼吸道疾病傳播規律的?!?2月2日,在由廣東省預防醫學會主辦的2023粵港澳公共衛生論壇上,廣東省疾控中心原主任、省預防醫學會首席專家張永慧接受記者采訪時談了對近期各呼吸道疾病多發的看法。
11月26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召開的新聞發布會提及,當前隨著各地陸續入冬,呼吸道疾病進入高發時期。監測顯示,近期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以流感為主,此外還有鼻病毒、肺炎支原體、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引起。
張永慧表示,這些其實都是常見病原體。三年疫情防控期間,戴口罩、少聚集等措施為公眾“隔離”了大部分病原體,身體長期接受不到少量病原體的刺激,難以產生抗體,也由此形成了“免疫欠賬”。解除管控后,隨著摘下口罩、人員聚集,就會導致多種呼吸道疾病感染率上升。
“但我覺得廣東不用太擔心。比如肺炎支原體,經過一波流行高峰后,近期已出現下降趨勢,說明它的流行符合傳播規律,在新冠疫情前也會有這樣的流行周期?!?/strong>張永慧指出,大家覺得今年呼吸道疾病增多,有一個原因也在于疫情防控期間,這些呼吸道傳染病流行率很低,今年恢復常態,就會給公眾一種“突然很高發”的感覺。
他表示,這波呼吸道疾病雖高發,但大部分病例都是輕癥,建議“分級診療,科學就醫”。起病后,可以先居家休息、多喝水、補充營養,有助于身體恢復;兒童病癥如果較重,可先去社區醫院就醫,如果還加重(如持續高熱超過3天),就需要去更上一級的醫院治療。
此外,張永慧建議,疾控部門應持續提升疫情分析能力,做出合理研判,引導醫療機構配備資源與應對,同時引導公眾分級診療,讓政府、社區及群眾用最小的代價預防控制疾病。
◆編輯:周亞平◆二審:馮嘉揚◆三審:劉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