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級響應!?這個“數智大腦”護航深中通道千萬車流
發布時間:2025-06-30 來源:中山+

截至2025年6月30日下午3時,深中通道通車正式滿一周年,總車流量超過3155萬車次,日均超過8.64萬車次!超級工程的運維也面臨超級挑戰。記者6月30日走進深中通道管理中心、深中通道西人工島了解到,在數字化、智能化設備的加持下,深中通道管理中心的路網調度中心可實現對突發事件的“秒級響應”。同時,廣東省交通運輸廳、廣東省交通集團會同地方交警、消防、應急、氣象等多部門建立起多方聯勤聯動機制,確保了深中通道的安全順暢。

截至2025年6月30日下午3時,深中通道通車滿一周年,總車流量超過3155萬車次。見習記者 張景天 攝

數智大腦護航“黃金通道”

深中通道通車以來,流量一直呈持續上升態勢,在重大節假日尤為明顯。從2024年國慶首日的15.5萬車次,到今年“五一”假期當天的18.16萬車次,深中通道已經四次刷新車流高峰紀錄。深中通道管理中心副主任、總工程師張長亮表示,一年來,在各有關方面努力下,深中通道以智慧管養保安全、促順暢、添舒適,經受住多次超大車流考驗,全年沒有發生重大交通事故。

走進深中通道管理中心都路網調度中心,大屏幕上70多個監控畫面實時切換,播放著深中通道路面情況。深中通道管理中心數字化管理部副部長劉碧波打開電腦上的深中通道AI事件平臺,日期、處置狀態、事件類型、樁號、車流方向、圖片、發生時間、處置時間等一目了然。

深中通道管理中心都路網調度中心。見習記者 張景天 攝

“我們全線設置800多路監控視頻,基本實現全路段監控覆蓋,目前視頻異常事件檢測成功率達97%以上?!眲⒈滩ㄕf,全域毫米波雷達、高清視頻監控系統、視頻事件分析系統、AI道路分析系統等如同數百雙“火眼金睛”,為深中通道拉起一張信息感知網。一旦發生事故,平臺立刻發出“報警聲”。監控人員只要輸入事故的里程和方向,系統就能自動匹配預案庫,生成應急預案,監控員“一鍵啟動”,400多臺設備將會秒級聯動啟動。

深中通道管理中心監控平臺。見習記者 張景天 攝

“聯動不只是設備?!鄙钪型ǖ缆氛箨犻L黃曉紅補充,每一天,路政大隊與拯救單位都實行“駐點+巡查”雙循環模式,在全線設置了8個應急駐勤點,采取逆時針方式聯動,實現全線高效的事故處置和快捷支援?!耙坏┱{度中心啟動應急預案,我們將不晚于5分鐘抵達,一般來說會更快?!?/p>

據悉,廣東省交通運輸廳、廣東省交通集團還與地方交警、消防、應急、氣象等多部門建立起多方聯勤聯動機制,并在東、西人工島和中山馬鞍島等處設置多個備勤點,路政、交警、消防、應急急救等單位進駐一線,通過路網調度中心進行中樞調度,實現安全和應急管理的“三島聯動”。

西人工島有望年內開放

深中通道開通以來,深圳中山兩地文旅互動十分“火熱”。

中山市文化廣電旅游局統計數據,2024年7月至2025年5月,中山累計接待游客2520.97萬人次,同比增長26.94%;實現旅游收入216.44億元,同比增長23.47%。在中山翠亨新區馬鞍島海邊,新形成的“深中通道日出觀賞點”深受市民喜愛,成為網紅打卡點;南朗崖口村、中山影視城、中山詹園、南區曹邊村等成為了深圳人觸手可及的“詩和遠方”。

2025年6月30日上午,在深中通道開通運營一周年之際,廣東省交通集團與深圳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就深中通道西人工島投資開發暨戰略合作簽約,共同推動深中通道從“交通樞紐”向“綜合地標”跨越升級。

從西人工島眺望深中通道。見習記者 張景天 攝

記者走進位于西人工島的粵港澳大灣區跨江通道科普基地,該展融合了我國橋梁及海底隧道發展歷史、粵港澳大灣區交通發展歷程、深中通道創新成果等內容,突破了傳統模式的數字化體驗場景,依托橋梁工程本身的科技含量,構建了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全息投影等科技元素,并通過實體模型等,讓游客如同“穿越”至深中通道建設全過程,了解深中通道的“前世今生”。

展廳還打造了互動繪畫、AI風格拍照、知識問答等多套互動場景,設置互動式展陳、模擬駕駛、橋梁結構實驗等環節,激發青少年對工程技術的興趣。

媒體代表在深中通道西人工島展廳參觀。見習記者 張景天 攝

戶外還放置了海底沉管隧道足尺鋼殼試驗段及多個工程實物構件,讓“歷史可觸摸”,在寓教于樂中,讓人親身感受超級工程背后的硬實力。

據介紹,該科普基地有望年內對外“預約開放”,首期將開放研學服務體系,參觀者可分別從深圳、中山方向上島,統一從中山方向離島。未來這里還將融合科普教育、主題觀光、研學體驗等多元業態,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工程+文旅”復合型文旅標桿項目。

“黃金通道”賦能融合發展

當前,深中通道每天通行的車流量,約占跨珠江口的總車流量的五分之一,并呈快速增長趨勢,骨干通道的效應明顯。據不完全統計,深中通道開通后,新增珠江口過江車流近15%。

深中通道車輛川流不息。見習記者 張景天 攝

充分利用深中通道建成開通的契機,一年來,中山市全力推動建設“廣東省珠江口東西兩岸融合發展改革創新實驗區”,積極推進珠江口東西兩岸規劃、營商環境、產業、交通、創新、公共服務和社會治理“六個一體化”。據悉,深圳、中山兩市簽訂戰略協作框架協議以及六個領域的50余份細化協議,以合作為突破口下活實驗區建設的“先手棋”。深圳和中山還首次實現跨都市圈、跨珠江口東西兩岸城市之間建立國土空間規劃協同機制。

“我們規劃建設總面積66平方公里的深中經濟合作區,目前兩市已共同啟動合作區綜合規劃編制,將明確空間、產業規劃等內容?!敝猩绞邪l展和改革局黨組成員、市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常務副主任黃振輝說,深圳、中山加強營商環境一體化建設,已實現735項政務服務“深中通辦”。

同時,中山銜接深圳“20+8”產業政策,深度參與深圳產業鏈分工,協同發展生物醫藥、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引進深圳“數字+”“設計+”資源,賦能中山制造業轉型升級,探索構建“深圳研發+中山轉化”區域創新協作格局。據悉,2024年,深圳中山技術合同交易額同比增長近八成。


編輯 王欣琳? 二審 韋多加? 三審 蘇小紅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為“中山日報”、“中山商報”、“中山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中山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中山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未注明“來源”為“中山日報”、“中山商報”、“中山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來源:中山網”,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文章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 如本網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中山網聯系。
聯系人:陳小姐(電話:0760-88238276)。
国产欧美亚洲精品第一页|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丁香婷婷深情六月久久蜜芽|日韩 女同 精品 在线 蕾丝|亚洲制服中文字幕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