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全省通報表揚!中山一批集體和個人在推進“百千萬工程”中表現突出
發布時間:2025-07-02 來源:中山+

在“百千萬工程”實現三年初見成效的重要節點,廣東省對一批在推進工作中表現突出的集體和個人予以通報表揚。中山市有6個集體、7位個人獲表揚。

記者從市“百千萬工程”指揮辦獲悉,這次一批集體和個人獲表揚,展現了中山在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中的創新實踐和擔當作為。

亮點1:敢啃硬骨頭,打造高質量發展樣板

在“工改”奮戰的1000多天里,全市廣大干部群眾企業家勠力同心、日夜兼程,如今中山“工改”破局成勢。據統計,三年來,中山累計拆除整理低效工業用地超4.7萬畝。

作為“百千萬工程”重要專班牽頭單位,中山市自然資源局在低效工業園改造升級、要素保障、生態建設等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該局創新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累計拆除整理低效工業用地超4.7萬畝,完成規劃報建面積超3874萬平方米,耕地面積增長率連續兩年全省第一,2024年中山“工改”經驗入選國家級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同時深入推進綠美中山生態建設,累計完成森林質量精準提升8.4萬畝,種植綠化喬灌木超96萬株,“見縫插綠”相關做法在全省復制推廣。

經過整治后的南朗街道中心一河。(資料圖片) 記者 余兆宇 攝

三年時間,中山通過科學治水、源頭治水、系統治水、流域治水,實現了從“被點名”到“作樣板”的蝶變。今年端午節前后,全市各鎮村掀起龍舟賽熱潮,小欖水道、坦洲安阜涌等河涌更是時隔多年重現競渡盛事。

作為中山市“百千萬工程”指揮部水污染治理專班牽頭單位,中山市水務局以系統化思維推進水污染治理,創新實施“六污同治”策略。通過統籌推進工業廢水、生活污水等六大污染源治理,全市水環境質量得到顯著改善。中山還成功入選國家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市、農村黑臭水體治理試點城市。數據顯示,該局累計新建管網6451公里,完成1500個小區排水管網改造,城鎮建成區已基本消除黑臭河涌,106條主干河涌基本消除劣Ⅴ類水體。

亮點2:一二三產融合,鄉村走出特色路

六月的南朗街道崖口村,千畝稻浪翻涌如海。村口的農家樂飄來陣陣煲仔飯香,騎行愛好者們沿著彩虹公路飛馳而過,民宿小院里不時傳出歡聲笑語……在鄉村振興方面,中山探索出獨具特色的發展路徑。

崖口村。(資料圖片) 記者 繆曉劍 攝

“百千萬工程”實施以來,崖口村以農文旅產業發展為特色,以強村公司為新引擎,大力推動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帶動村集體經濟收入不斷攀升。通過“一部片”宣傳片提升知名度,賣好“一粒米”打造富硒大米品牌,美化“一方田”提升村莊人居環境、種植格?;ê?,擁抱“一片?!北P活海鮮產業鏈,奮力走出一條強村富民之路。2024年,吸引游客近600萬人次,強村公司收入超420萬元,同比增長近6倍。2025年春節期間,單日客流量達10萬人次。

三鄉鎮塘敢村的田野里,游客正在體驗采收脆甜的塘敢蘿卜……短短幾年,不僅塘敢蘿卜單價翻倍,實現品牌溢價,更帶動農文旅產業升級,打造集農業種植、休閑觀光、研學旅游于一體的田園觀光路線。這些成果離不開強村公司的建設。

為壯大村集體經濟,三鄉鎮副鎮長黃基沿牽頭指導全鎮17個村(社區)制定“一村一方案”規劃,成立強村公司21家,2024年帶動村集體創收超3000萬元。深入推進國家級農村綜合性改革試點試驗區建設,100%完成試點項目,形成一批可復制推廣的鄉村振興改革經驗。三鄉鎮成功入選首批省級典型鎮,雍陌村、塘敢村等5個村居入選省級典型村,2024年,三鄉鎮獲評廣東省首批鄉村振興示范鎮。

桂南村一景。(資料圖片) 記者 黃藝杰 攝

表現同樣亮眼的還有全國百強鎮小欖鎮和國家3A級景區的五桂山街道桂南村。小欖鎮以現代化小城市標準推進建設,累計“工改”6000畝,建成高標準廠房400萬平方米;依托“中國脆肉之鄉”優勢,打造15億元特色產業集群,2024年GDP達586.4億元。桂南村黨總支書記謝家和帶領該村完成148棟農房改造,提升道路600米,新增停車位168個;打造“旗溪創谷”吸引50名青年創業,農文旅項目蓬勃發展,游客和新村民紛至沓來。

亮點3:推動改革創新,為幸福生活加碼

不破不立,破而后立。體制機制創新是破解發展難題的核心突破口,也是構筑“百千萬工程”四梁八柱的關鍵。

市“百千萬工程”指揮辦發展推進科科長魏勤在基層賦能、項目落地、任務謀劃等方面,探索推動一批改革,取得了扎實成效:協助組建鎮村工作隊,推動200多名市直機關下派干部全覆蓋掛點包干222個涉農村(社區);探索建立“鎮村吹哨、部門報到”項目推進機制,推動3800多名中山本地籍干部回村開展提升自家農房風貌、自家美麗庭院等“五個一”工作,有效解決基層在用地、資金、人才等方面的困難。同時,他還研究制定中山市“百千萬工程”年度工作要點,梳理形成環五桂山美麗鄉村公路、“香山會客廳”建設工程等30個重點項目,在深化改革的路上不斷摸索前進。

而在低效工業園改造中,黃圃鎮干部吳一民創新探索出“村企合作公開遴選”模式,推動馬安村項目成為全市“工改”標桿。他牽頭的中山智能家電產業園(大岑片區)項目整合土地1061畝,預計年產值將從11.9億元提升至60億元。

中山智能家電產業園(大岑片區)項目(2024年8月航拍)。通訊員供圖

古神公路(十水線至東興東路段)立體交通改造工程在歷經數年的緊張施工后,迎來主線通車的歷史時刻。同時,東興中路、曹一工業大道等一批老舊道路也完成了改造提升。近年來,古鎮鎮城市建設和管理局聚焦民生需求,以“交通大會戰”為抓手,全面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古鎮鎮“內暢外聯”的交通格局日益顯現。

在立交改造工程建設中,面對高壓燃氣管道影響施工的難題,古鎮鎮城市建設和管理局創新工作思路,科學編制燃氣保護方案,為項目順利推進掃清了障礙。同時,通過積極協調市屬部門加快互通立交建設,確保了古神公路古段于2024年年底實現全線通車,徹底打通南北向交通大動脈,區域交通聯通效率得到顯著提升。此外,東裕路、迎豐東路、順平路以及順成三路等一批新建道路也相繼建成投用。這些項目的實施不僅完善了城市路網體系,改善了居民出行條件,更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了新動能,為產業迭代升級提供有力支撐。

亮點4:社會力量參與,形成共建共享“大合唱”

“百千萬工程”不是政府唱“獨角戲”,是需要萬家參與、共建共享的“大合唱”。

東鳳鎮工商聯(商會)發動企業家為東鳳二中重建捐資,并引導企業投身“工改”,成功盤活低效用地900多畝,推動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同時創新推出“商會+鄉村”共建模式,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

建華控股集團創始人許景新始終心系家鄉,累計捐資超1億元支持教育文化事業。他捐建小欖鎮公共圖書館,實施“建華教育賦能計劃”,在多所學校設立“建華夢想中心”,持續為鄉村教育發展添磚加瓦。

廣東格美淇電器有限公司總經理何盈盈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累計捐款超9000萬元支持民生項目。作為東鳳二中重建顧問委員會名譽主任,她不僅個人捐資500萬元,還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學校重建。

東鳳二中重建工程動工奠基儀式現場。(資料圖片) 記者 易承樂 攝

年過七旬的老黨員梁科勝仍以飽滿熱情投身工程建設。他帶頭拆除自家違法建筑,動員居民參與環境整治,在“我為石特認種一棵樹”活動中發揮模范作用,帶動港口鎮石特社區舊貌換新顏。

據介紹,自“百千萬工程”實施以來,中山全市上下瞄準“經濟強、城鄉美、社會治,奮力實現城鄉協調共同富?!钡哪繕?,大力實施強鎮興村富民“13388”行動,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不斷取得新突破、新進展。在先進典型的帶動下,越來越多黨員干部正以實干擔當書寫鄉村振興新篇章,越來越多的社會力量自發參與到“百千萬工程”工作當中,匯聚形成推動“百千萬工程”早見成效的合力。

統籌:記者 黃凡


編輯 袁鳳云? 二審 魏靜文? 三審 查九星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為“中山日報”、“中山商報”、“中山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中山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中山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未注明“來源”為“中山日報”、“中山商報”、“中山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來源:中山網”,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文章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 如本網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中山網聯系。
聯系人:陳小姐(電話:0760-88238276)。
国产欧美亚洲精品第一页|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丁香婷婷深情六月久久蜜芽|日韩 女同 精品 在线 蕾丝|亚洲制服中文字幕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