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嶺南暖陽的照耀下,西區街道長洲社區以一碗人間煙火,推動“百千萬工程”落地生根,溫暖著銀發族的暮年時光。這里不僅有柴米油鹽的日常,更傳承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三方共擔筑暖巢 長者飯堂顯溫情
布局致遠,落子有聲。社區以“長者飯堂”為圓心,繪就助老“同心圓”——政府補一點,企業讓一點,個人付一點,形成三方共擔的“金三角”模式,使中山市綠豐源飲食管理有限公司的專業服務與社區溫情完美融合。這不僅是資源的整合與共享,更是愛心的傳遞與延續。
運營見心,細節生情。明廚亮灶不僅飄著飯菜香,更繪出暖心的民生圖景。無障礙通道有效化解老年人“出行難”的困擾;50張專屬座椅營造出“敬老宴”的儀式感;志愿者們貼心引導老人有序取餐。面向西區戶籍(含港澳籍)60周歲以上長者,長者飯堂提供階梯式的就餐補貼,最低7元可享營養套餐,特困人員可免費就餐?!凹w物業供給+專業機構運作+明廚亮灶管理”的三重保障機制助力打造標準化老年助餐品牌。在這里,“公益性”與“可持續性”相輔相成,一碗一筷無不體現著為民初心。
延展服務半徑 構建養老生態圈
當膳食遇上診療,當餐桌變身課堂,長者飯堂的服務鏈條正在延伸出新的可能。遠大醫院的白衣天使們定期帶來“健康下午茶”,為老人提供免費的血壓測量服務;雙百社工在飯堂開展防詐課堂,為老年人撐起“防詐安全傘”。一頓飯的功夫,既能調理脾胃,又能滋養心靈。
共享發展成果 增進民生福祉
這些定格的美好瞬間背后,是“老有所養,老有所樂”的人文關懷。長洲社區以小餐桌托起大民生,切實解決老年人用餐難的問題,讓老年人共享“百千萬工程”發展成果。不僅如此,長者飯堂對港澳籍長者的一視同仁,為港澳人士跨境養老提供了新選擇,展現了粵港澳大灣區路相通心相連的融合趨勢。
未來,西區街道持續將長者飯堂建設作為“百千萬工程”的重點民生事項之一,不斷探索打造建立起高質量、廣覆蓋、可持續的長者助餐模式,讓長者飯堂成為暮年人生的“第三空間”,確保長者吃得放心,吃得舒心。
◆編輯:吳玉珍◆二審:鄭沛鋒◆三審:趙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