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聚焦!阜沙單人農艇賽解鎖端午別樣魅力
發布時間:2025-06-02 來源:阜沙發布

今年端午節
央視新聞鏡頭對準阜沙鎮橫逕涌
聚焦阜沙單人農艇賽

作為央視新聞“當燃龍舟 粵拼粵勇 | 端午一起到廣東看龍舟”直播活動的其中一站,5月31日上午,阜沙鎮乙巳端午單人農艇賽活動在“央視新聞”視頻號、抖音等平臺播出。水上拔河、農艇競渡、特色產品集市……“非遺傳承+文旅融合”,讓全國網友直呼“太燃了”!更讓阜沙單人農艇賽文化、水鄉風情火出圈。

讓我們一起探秘這項
阜沙特有非遺項目
背后的故事

一葉輕舟:單人農艇賽的“前世今生”

阜沙單人農艇俗稱“蛤仔艇”
從前,陸路運輸不發達
水鄉阜沙河涌密布、淺窄不一
村民出行、農作都以艇代步
農閑之余
村民一人一艇一槳
往復爭先、自得其樂
如今演變成喜聞樂見的
競技體育活動
于2012年列入
中山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與傳統的賽龍舟不同
阜沙單人農艇“輕如飛燕”
艇身較小,能肩扛、能頭頂
沒有龍頭龍尾的華麗裝飾
卻多了幾分水鄉質樸的煙火氣

賽程更是硬核——
10-30公里的內河涌往返競逐
1-2.5小時的體力較量
選手們身兼多重身份:
“劃手”“戽水”“舦工”……
劃好單人農艇需要極強平衡力
關鍵是回轉調頭時艇身的平衡
稍不留神就可能“翻艇落水”

“看似輕舟一片,
實則平衡如走鋼絲”
央視記者的“翻船初體驗”
喜劇效果拉滿
還不忘呼吁全國網友來零距離感受
阜沙單人農艇賽的樂趣

非遺傳承:從“娃娃抓起”到全民狂歡

少兒農艇手養成記

近年來

“非遺進校園”活動時常舉辦
少兒公益培訓班定期開課
以“理論講解+單人農艇實操”形式
提高這項非遺運動
在青少年群體中的影響力

小小農艇手們踩著踏板
握著船槳
在河涌上練就“穩如泰山”的真本事

這次的少兒組比賽
萌娃們劃得有模有樣
未來“水上飛人”指日可待

“水上拔河”氛圍擔當

因對平衡能力有著“高要求”
阜沙單人農艇賽極具觀賞性及趣味性
本次活動更是創新“水上拔河”新玩法
兩人系繩反向劃艇“拔河”,
開展“限時2分鐘拉力戰”
選手們拼體力、比技巧
妙趣橫生

全民參與熱潮

這次的成人組比賽中
有70歲老將,也有00后“后浪”
女子組的冠軍是十多歲的小將
更有來自廣佛、港澳的選手
賽場上不分年齡性別
只拼“浪里白條”的毅力!

近年來,阜沙鎮積極傳承這項非遺
阜沙村、牛角村、大有村等村居
常態化舉辦單人農艇賽
艇上選手奮力競渡
岸上觀眾吶喊助威
真正做到全民參與

河涌變身“生態賽道”:水清岸綠背后的攻堅合力

央視鏡頭里的橫逕涌
“水清魚躍、槳聲燈影”
是單人農艇賽的最佳布景

這樣的宜人美景,得益于近年來阜沙鎮持續推進水環境綜合治理,橫逕涌一河兩岸作為治水成果的典范,已成為兼具休閑、旅游、飲食、健身等綜合功能的美麗河道,吸引了“覓小院”“小木屋”“初暖咖啡”等一批網紅輕餐飲業態在此聚集發展,良好治水成效,帶動“水經濟”蓬勃發展。

非遺+劃出文旅融合的新航道

值得一提的是
本次活動還設置了特色產品集市
集合了中山各種特色美食
以及優質“阜沙制造”展銷

文藝表演專區更是熱鬧非凡
醒獅舞動、少兒街舞、悠揚咸水歌……
通過非遺文化活動“搭臺”
齊聚農文旅等元素共同“唱戲”
全方位展現中山阜沙獨特魅力

近年來,阜沙鎮積極開展文化推廣,創新推動文旅融合,以文化振興軟實力提升,助推鄉村振興發展。除欣賞單人農艇賽非遺文化外,在阜沙,還可以登頂浮虛山感受千年浮虛文化,穿街走巷品嘗正宗沙田美食,走進牛王廟追憶紅色革命歷史……

◆編輯:吳玉珍◆二審:鄭沛鋒◆三審:周亞平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為“中山日報”、“中山商報”、“中山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中山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中山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未注明“來源”為“中山日報”、“中山商報”、“中山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來源:中山網”,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文章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 如本網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中山網聯系。
聯系人:陳小姐(電話:0760-88238276)。
国产欧美亚洲精品第一页|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丁香婷婷深情六月久久蜜芽|日韩 女同 精品 在线 蕾丝|亚洲制服中文字幕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