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行各業如何獲得海量流量?如何讓內容實現無限裂變?如何讓企業打造閉環產業價值鏈?
12月8日,創新代教育集團在中山市南區城南一路1號京師律師大廈3樓,舉行分享活動,匯聚互聯網、地產、資本與教育等產業各領域著名專家學者、企業領袖、行業大咖,聚焦在未來企業發展趨勢和經營方式兩大領域,探討大產業時代下的企業新機遇。
創新代教育科技集團是由一群具有家國情懷的企業家和優秀教培機構共同發起創立。通過打造500個教育基地,孵化100個民族教育品牌,以教育地產為依托進行資源融合的教育、培訓、咨詢服務一體化的一站式平臺。通過本次活動,專家、嘉賓一同觸摸討論未來商業玩法,共同了解未來商業方向,解決當下行業、企業的痛點,開啟企業全新的經營模式。
參會嘉賓顏艷春是《產業互聯網時代》、《第三次零售革命》作者。同時也是數字經濟產業互聯網和新零售專家,產業共同體和產業路由器理論的創始人和實踐者。盛景網聯高級合伙人、盛景嘉成合伙人,山丘聯康創始人兼董事長。
顏艷春表示,產業發展應該從單打獨斗時代進入到產業共同體時代。傳統的研、產、供、銷——也就是每個環節都是單打獨斗的自營狀態,實際上是高度內卷。
現時,我們已經進入了存量經濟的時代,需要解決大量的用戶資產和供給資產大規模地閑置以及市場仍高度分散、碎片化的問題。
互聯網時代下,通過共享大量閑置、碎片的用戶資產和相對頭部的、閑置的供應資產,打造整體產業鏈的成本型或效率型的價值洼地,團結整個產業鏈下游大量閑置的、碎片化的需求和私域流量匯聚到產業大壩,與產業鏈的上游中游等大量過剩的頭部供給,進行實時連接、智能配對,重構整個產業鏈。
創新代集團董事長,同時也是本次活動的發起人厲浙樂表示,縱觀許多發達國家發展進程顯示,在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產業開始形成集群化。眾多中小企業聚集在一個超大企業周邊,形成閉環的產業鏈。而這正是大產業時代的特征。
而中國作為世界全工業業態的國家,進入大產業時代也是未來的必有之路。創新引領企業高質量發展。在這個過程中,民營企業的創新精神應該是打破原有認知體現,在原有核心競爭力的基礎上,融入一些新時代的產物思想。在自己的產業周邊構建屬于自己的產業聯盟,形成自己的產業生態。這個過程也是我們許多民營企業未來需要迎接的任務。
騰訊工業互聯網粵港澳大灣區基地總經理王忻指出,大產業時代為眾多傳統企業描繪出數字化轉型的大方向藍圖。實現轉型是不少企業未來都將面對的“必答題”。
中小企業認為自己能力不足不敢轉、成本偏高不能轉及陣痛期過長不想轉的問題。而通過此次活動,依托創新代教育科技集團提供的平臺,通過分享落地實踐的經驗,為企業家提供參考,支撐中小企業加“數”轉型,推動產業鏈協同聚變。
廣東元一智造服飾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濤表示,數字化轉型落實到不同的企業,會有各種不同的道路。數字化是量化、算法的體現。智能的體現應該實現消費者需求和后臺廠家生產快速地聯通。廠家的生產可以快速連接到門店,減少“無用”的周轉環節。
產品時代已經過去,產業時代撲面而來。創新代教育集團計劃在2023年率先進入大產業時代,集團以教育為中心,結合產業互聯網、產業地產、產業資本快速升級成現代化的大教育產業平臺,同時創建創新代產業聯盟,賦能民營企業,助推更多民營企業跨入大產業時代,實現可持續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