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拱北海關所屬中山港海關聯合珠海國際旅行衛生保健中心下設的國家醫學媒介生物監測重點實驗室和中山海關技術中心,在中山神灣港開展口岸區域病媒生物監測,共捕獲8只鼠類,并從中檢出巴爾通體核酸陽性。
海關關員及該實驗室工作人員共在神灣港布置鼠籠74個,共捕獲鼠類2種8只。經實驗室檢測后,工作人員發現該批老鼠攜帶蜱、螨、蚤、虱四大類寄生蟲共計13頭,在其中4只老鼠體內檢測出巴爾通體核酸陽性。目前,該關已指導監督口岸運營單位實施病媒生物防制措施,防止病媒生物性傳染病傳播。
據悉,鼠形動物體表攜帶的蜱、蚤、螨等中間媒介可通過叮咬、吸血傳播病原體,且多數鼠形動物可無癥狀終生帶毒帶菌,經多種途徑將病原體傳播給人或動物。巴爾通體是一類可寄生在宿主紅細胞內的革蘭氏陰性菌,為人獸共患病,可引起人發熱、貓抓病、卡里翁病、桿菌性血管瘤病和感染性心內膜炎等。
中山港海關與珠海國際旅行衛生保健中心下設的國家醫學媒介生物監測重點實驗室密切協作配合,形成“口岸海關+實驗室”的常態化聯合病媒監測機制,定期開展口岸區域老鼠、蜚蠊、蚊蠅等病媒生物監測,了解國境口岸病媒生物種群、密度、季節消長等情況,從病媒生物防控環節切實維護國門公共衛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