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發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優化孤寡老人服務,推動實現全體老年人享有基本養老服務。隨著老齡化的發展,國內養老問題已經日漸浮出水面。
面對這一困境,中山市紅十字會先人一步,自成立養老志愿服務隊后,大力發展養老隊伍力量,開設“情暖長者心”系列特色志愿服務,探索中山版本的“初老養老老”新路徑。
多維度打造專業化助老!“情暖長者心”服務受好評
隨著經濟和社會的迅速發展,當今國內的養老問題已從經濟問題逐漸過渡到社會適應、心理等多態化問題。自去年市紅十字會成立養老志愿服務隊以來,助老服務也緊隨老齡人的需要變得更多維度。
對此,中山市紅十字會在2023年把養老服務升級,響應中國紅十字會總會的號召,把生命教育融入到養老服務中。5月,中山市紅十字會和石岐街道紅十字會在石岐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舉行“養老服務+生命教育”紅十字·情暖長者心公益援助項目啟動儀式,同時這一項目也被石岐街道列入2023年十件民生實事。
據了解,“養老服務+生命教育”紅十字·情暖長者心公益援助項目,聚焦關愛困難獨孤老人,為困難的獨居、空巢、高齡、失能等老年人開展一對一的心理疏導、法律維權、安全防范等相關養老服務+生命教育,讓困難獨孤老年人也能享受優質養老服務,同時創新引入第三方服務機構,應用專業心理咨詢、法律咨詢、社會工作方法等專業手段,深入社區和家庭,為符合條件的老年人及其家庭成員提供上門心理服務、個案跟進、陪聊等心理服務和法律、心理、養老護理、保健等專業培訓服務。
這一模式無疑是養老志愿服務的新突破。今年以來,中山市紅十字會把這一項目向南朗和東區擴展。以南朗為例,6月,中山市紅十字養老志愿服務隊的志愿者在南朗街道社工工作人員帶領下,開展了南朗街道紅十字·情暖長者心心理健康服務,分別走訪了南朗街道欖邊、岐山、左步、涌口田邊以及白企村的困難獨孤老人25人次,與服務對象進行了心理輔導和需求了解,為他們送上溫暖,受到了困難獨孤長者們的歡迎。同時,市紅十字會還組織到西區街道等地調研交流“養老服務+生命教育”工作,將該養老服務模式進一步推廣。
此外,中山市紅十字會還與多個鎮街組織共同合作,積極推動養老志愿服務落地。今年重陽節,市紅十字會就聯合火炬開發區政務數據和社會事務局、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共同舉辦重陽入戶慰問活動,慰問的同時針對張家邊等區域老人家中的電器安全問題,帶領中山技師學院電工協會社團志愿者入戶維修?!跋襁@類的維修,今年我們已經完成了100多戶”,負責帶隊的市紅十字會養老志愿服務隊隊長郭昉凌表示,與去年相比,今年市紅十字會把養老服務的內容擴充,在過去防詐騙課程的基礎上增加了電器維修、手機軟件使用授課、法律援助、心理咨詢、老人護理、財產保全等一系列課程,對于老人來說實用性彰顯,頗受好評。
其中,心理疏導是不少老人心儀的特色服務。光叔(化名)是一名漸凍人,由于身體原因脾氣較為暴躁,母親已經于幾年前去世。當地街道辦曾為其聯系養老院,但被其拒絕。在了解到這一個案后,市紅十字會養老志愿服務隊志愿者上門為其改造無障礙通道,并捐贈了新輪椅設備和護理床。中秋節期間,志愿者還為其進行模擬家庭服務,讓他重拾積極開朗的心態。
“去年僅做了180人次的心理疏導,今年已接近500人次,可以看得出來很受老人歡迎”,郭昉凌分享道,對此他們還設計了模擬家庭、模擬集體家庭、模擬集體心理疏導等一系列極具特色的養老服務,在探訪中增加該類服務,利用家庭溫暖、集體生活來帶動獨居老人融入社會,打開封閉的心結,讓他們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
打造養老服務新力軍!養老“小分隊”注入新能量
養老志愿服務的升級,意味著投入的資源和人員隨之升級。面對中山老年群體的龐大需求,原有的志愿者數量和管理架構就捉襟見肘。對此,中山市紅十字會一方面吸納養老志愿新人、組建鎮街養老服務分隊的同時,另一方面也為這些新加入和當地鎮街的志愿服務者進行專業化培訓,打造養老服務新力軍。
譬如,今年7月,由市文明辦和市紅十字會聯合指導、市志聯和市紅十字會養老志愿服務隊聯合開展的2023年中山市“銀齡互助·文明共建”養老志愿服務種子講師首場培訓班在西區街道西苑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F場邀請了市紅十字會養老志愿服務隊隊長郭昉凌,中山市人民醫院主管護師張瑜、馮龍艷,應用心理學講師李南杰,廣東邦杰事務所律師李世浩分別圍繞長者溝通技巧、居家照料、心理健康及預防詐騙四個主題開展養老志愿服務專業培訓,通過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緊密結合,引用親身服務經歷和生動詳實的案例故事,讓參訓者收獲滿滿。
這一種子講師培訓班,正是為有意愿進行養老志愿服務的志愿者量身打造。去年以來,中山市“銀齡互助·文明共建”養老志愿服務種子講師培訓班已先后走進石岐、東區、南區等8個鎮街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開展涉及老年心理輔導、法律援助、應急救護、安全防范、科技養老等專業課程,共培訓種子導師360人。未來,這一項目將在3年時間實現23個鎮街全覆蓋,市鎮街打造專業、系統的養老志愿服務隊伍,為實現中山高質量養老打基礎,共建健康養老模式,并鼓勵在場志愿者積極參加培訓,為長者提供更專業服務。
心理咨詢師郭兆峰是市紅十字會養老志愿服務隊的骨干成員,任520養老志愿服務隊隊長。今年,通過在南朗街道開展“情暖長者心”項目,他還孵化發展了一支養老志愿服務隊伍?!袄檬嘘牭墓歉芍驹刚?,到鎮街發展新的隊伍,讓更多人參與其中,這樣養老志愿服務才走得遠”,郭昉凌透露,在進行“紅十字·情暖長者心”公益援助項目的過程中,市紅十字會發揮所長,把旗下護理、應急救護等部門功能串聯,在當地吸納智慧養老、安全防范、護理等人才,2022年至2023年,市紅十字會與市文明辦聯合主辦的“銀齡互助?文明共建”新時代養老服務志愿實踐活動,在全市16個鎮街開展了養老志愿服務種子導師培訓,兩年來共培訓種子導師700人,孵化培育了專業隊伍3支,志愿服務分隊6支。此外,在中山農商銀行瀚華花園支行等地設立4個紅十字會養老志愿服務驛站,為鄰里和社區老人提供紅十字特色志愿服務。
得益于隊伍的壯大,市紅十字養老志愿服務隊自成立以來,以晚晴關愛、精神關懷、心理疏導、法律宣傳和維權、健康養老、智慧養老為重點,開展“養老服務+生命教育”。今年,市紅十字會通過引入心理咨詢師、律師等專業人士,深入社區、家庭,為500多名困難獨居的空巢、高齡、失能老年人開展上門一對一心理疏導和陪聊、助潔服務;在社區開展“養老服務+生命教育”養老知識講座63場,惠及社區老人2000人次;還舉辦了5場“養老服務+生命教育”大型宣傳活動,受惠群眾超過1200人次;開展線上線下養老服務和健康養老社會調查,回收調查問卷7000多份。
探索養老志愿服務新路徑!醞釀中山版“時間銀行”
雖然養老志愿服務隊伍進一步壯大,但中山的人口老齡化日漸明顯,如何動員更多的社會力量參與到養老服務中,是中山市紅十字會黨組書記、專職副會長繆美蘭一直思考的問題。
“現在我們秉承一個新的理念是:用養老服務帶動養老志愿服務”,繆美蘭表示,養老志愿服務此前面臨兩個問題:一是人員專業性不足,二是人員積極性不夠?!叭糍徺I養老服務的項目,那么社會就可以恒常開展助老工作,養老志愿服務也能同步開展”,她指出,市紅十字會建設養老志愿服務隊的目的是帶動更多的鎮街去培育養老志愿服務隊,也帶動更多人去認識“初老養老老”。
“經過一年多的探索,我們認為‘初老養老老’這一做法是具有可行性的,但是要鼓勵更多年齡稍小的老人去服務年齡大的老人,需要設定行而有效的積分制”,她透露,今年市紅十字會已經在開展調研,去探索“時間銀行”的可能性,也不排除現在市紅十字會志愿者內部進行先行探索。
然而,現階段全市有針對全部志愿服務的積分做法,但養老志愿服務具有特殊性——服務過程更臟、更累、更苦,加上老齡化越來越嚴重,如何讓更多人主動參與到養老志愿服務,這需要讓社會認識到設立“時間銀行”的迫切性,鼓勵更多人投入到養老志愿服務中。
“其實隨著生活變好,社會為困難老人人群的民政兜底服務已經較為成熟,現階段該類人群的心理健康和精神問題相較經濟生活更值得關心。而且,我們現在服務的以獨居、殘疾、失獨老人為主,他們是社會的邊緣人群,更容易被忽視,由于與社會脫節、社交較少,他們的心理狀態也較一般人脆弱,這也是社會亟需正視的問題”,郭昉凌表示,在進行集體心理疏導時,參與其中的老人會慢慢打開心扉,他們也能從本場活動的受助者變為下一場活動的幫助者,甚至在志愿活動的過程中就有初老老人主動成為志愿者。
“值得欣慰的是,我們的養老志愿服務進行了近一年半,初老志愿者也越發認識到養老問題的嚴峻性,越來越多的初老老人加入進來”,郭昉凌希望,政府能學習部分地區的有關養老積分制的經驗,鼓勵帶動更多的初老人群投身養老志愿服務中。
文/蕭倩苑
◆編輯:龍慧◆二審:陳吉春◆三審:周亞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