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在全市推進“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工作會議上,一則短視頻展示了中山“百千萬工程”的推進情況。

今年以來,我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貫徹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堅定不移把“百千萬工程”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頭號工程,圍繞“經濟強、城鄉美、社會治”目標,深入實施強鎮興村“1388”行動,市鎮同心、政企合力,共推共促“百千萬工程”實現良好開局。
關鍵詞:頭號工程
堅持以頭號工程的力度高位統籌、高效運轉、高速推進,構建“百千萬工程”五大體系。成立由市委書記任總指揮、市長任第一副總指揮的市“百千萬工程”指揮部,市指揮辦實體化運作,設立“14+2”專班架構。
建立市委常委會、市政府常務會每周調度,指揮辦一周一例會等議事機制,建立重點工作清單化、項目化推進機制,切實推動“百千萬工程”走深走實。
關鍵詞:經濟強
全力以赴推動經濟提質增量。
堅定不移打贏打好“工改”攻堅戰,累計拆除整理低效工業用地超2.8萬畝,預計推動新增投資超850億元,跨鎮街規劃建設十大萬畝主題產業園,探索實施“一園一策”開發運營模式,整備連片用地超3萬畝,為支撐制造業當家提供廣闊空間。

首次聯合深圳面向全球大招商、招大商,今年累計簽約招商引資項目433個、投資總額超1000億元,實現歷史性大突破。
共建十大農業產業發展平臺,高質量打造“香山古韻”“岐水流芳”兩大鄉村振興示范帶,“金色大地音樂會”“中山美食文化周”等鄉村文旅品牌火熱出圈,雙節期間6次獲央視報道。
今年前三季度,我市GDP增長5.3%,工業投資增長47.2%,技改投資增長45.1%,經濟穩中向好的趨勢基本形成。
關鍵詞:城鄉美
久久為功建設美麗中山。
堅定不移打贏打好水污染治理攻堅戰,堅持大兵團作戰,一體推進“六污同治”,全市新建管網3165公里,黑臭河涌數量減少51%,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從25%提高到72.5%,入選國家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市和全國農村黑臭水體治理試點城市。2023年,預計新建污水管網800公里,新擴建11座生活污水處理廠,確保全市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提高到80%以上。

深入開展美麗圩鎮建設,發起“三清三拆三整治”百日攻堅,新建農村“四小園”1664個,新建香山新街市41個,拆除農村違章建筑、危舊農房等154處,清理各類垃圾約14000噸,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率100%。
深入實施綠美生態建設七大行動,啟動環五桂山森林生態廊道、坦洲快線兩側、廣澳高速城區出入口等重點廊道碧道提升工程,在“四旁”“五邊”見縫插綠,組織開展“萬棵榕樹進鄉村”植樹活動超360場,種植綠化苗木約8.7萬株,其中榕樹種植超1.04萬株,營建綠美中山林等主題林19片,“公園遍布、出門見景”的城鄉宜居環境正在加速形成。
關鍵詞:社會治
凝心聚力推動文明善治。
堅持黨建引領,發動2.5萬名黨員干部“入鎮下村”,近300家企業與村(社區)簽訂幫扶協議,推動資源、服務、力量下沉基層。
多措并舉提升鎮村治理效能,推動“自己家園自己建自己管自己美”,全市獲評國家級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10個,板芙鎮里溪村、五桂山街道南橋村入選第三批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
持續推進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23個鎮街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建設全覆蓋,建成運營香山長者飯堂和就餐點199個;建成市級教育集團8個,開工建設10所公辦中小學,建成香山書房106間;創新探索托管型、緊密型醫聯體建設,全市三甲醫院增至5家,獲評全國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示范試點城市。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連續5年保持全省最低,農民可支配收入連續5年居全省第2位,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提升。
編輯 方嘉雯 二審 曾淑花 三審 向才志